益評︱慈善會、教育部門被處理,強迫捐贈可以休矣!
10月底,兩條關于強迫捐贈被處理的消息引起筆者關注。一個是要求教師捐款改造操場被調查處理,一個是99公益日期間慈善會被投訴強迫捐贈。
前者發生在河北省。定州市明月店鎮中心校為緩解土質運動場改造資金緊張和籌資困難問題,要求廣大教職工捐款。定州市陳先生通過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進行了反映,國辦督查室收到留言后,經初步核實,轉河北省政府核查辦理。
河北省政府安排省政府督查室派員赴定州市進行核查,情況屬實,包括明月店鎮在內的七個鄉鎮中心校組織了教職工捐款。經督促,定州市制止和糾正了有關中小學(幼兒園)組織教職工捐款的行為,責令七個中心校將收到的27.05萬元捐款全額退還給118所學校(幼兒園)、1426名捐款教職工本人。
后者發生在騰訊公益平臺。騰訊公益和方德瑞信聯合發布的《2022年99公益日籌款數據盤點(整合版)》顯示,99公益日(9月1-9日)收到的投訴中83%是“強制捐贈、逼捐、攤派”,其中為注明投訴機構信息的55%,指向慈善會體系組織占比29%,基金會占比11%。區域場投訴對象主要是當地慈善會及行政體系,共計有10個項目根據慈善會合作伙伴意見作出項目下線、罰沒配捐等處理。
捐贈必須基于自愿,捐不捐、捐多少都要自主決定——這本應該是常識。但在現實生活中,因為沒有合適的申訴渠道和強有力的處理措施,常識往往無法落地。面對強迫捐贈,大家只能無奈地給錢了事。而上述兩件事的處理,可以說為應對強捐、逼捐、攤派提供了有效并可復制的解決方案。
申訴渠道方面,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由國務院辦公廳設立,通過中國政府網可以直接進入。平臺設有人民群眾反映問題通道,可以通過留言反映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單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問題線索——基層的呼聲可以直接傳遞到中央政府。
與往年相比,2022年度騰訊公益平臺展現出了更主動地維護籌款倫理的積極態度?!?022年99公益日籌款數據盤點(整合版)》顯示,99期間接收的公眾反饋來自騰訊公益平臺投訴郵箱、公眾反饋問卷、互聯網公眾監督郵箱以及相關媒體渠道——公眾的意見被通過多元渠道收集。
申訴處理方面,國務院辦公廳會對收到的問題線索和意見建議進行匯總整理,督促有關地方、部門處理,對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帶有普遍性的重要問題線索,將由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直接派員進行督查。
明月店鎮要求教師捐款問題的處理,就是國辦督查室轉河北省政府,再由河北省政府安排省政府督查室派員赴定州市進行核查——層層督辦保證事情不會不了了之。
騰訊公益除了常規的公布郵箱接收投訴的措施,2022年度首次聯合行業機構建立及時響應機制,直面公眾投訴,鼓勵公眾參與監督?!?022年99公益日籌款數據盤點(整合版)》顯示,機構進行自查并進行反饋,平均回復時速在24小時之內。
處理力度方面,經督促,定州市不僅責令將收到的27.05萬元捐款全額退還,市教育局第一時間公開發布通知,嚴禁各級各類學校以任何名義組織教職工捐款。
因為被投訴“強制捐贈、逼捐、攤派”,99公益日期間,10個項目根據慈善會合作伙伴意見作出項目下線、罰沒配捐等處理。
不僅強制捐贈的行為被制止,捐款被退還,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整個過程都被公開,讓強迫捐贈無所遁形,無法被悄悄處理。
10月28日,2022年99公益日籌款數據盤點(整合版)發布,“99公益日公眾投訴途徑與焦點”是六項主要內容之一。
10月31日,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在督查回聲欄目公布了“定州市群眾反映當地鄉鎮中心校要求教師捐款改造操場”的處理結果。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明確的反饋渠道、嚴格的核查流程、強大的處理力度、及時的公開曝光,為公眾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強迫捐贈可以休矣?。ㄎ恼聝热輧H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